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 历史军事 > 我成了仁宗之子 > 第八八五章 利益

第八八五章 利益(1/ 2)

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虽然赵曦还不能形成理论体系传授,但是毕竟有一个大体的框架式的说辞。

况且,赵曦很多时候,在很多事务上,都是提出这种框架式的说辞,然后把延伸和发展交给这个时代的人来实施。

所以,这一次奏对,也在王安石的要求下,由秘书监整理,官家审核后明发天下了······当然,只是在朝臣范围内。

赵曦也因此时隔多年再一次着重于案牍。

说白了,赵曦想表达的也就是个规模和均衡的问题。在后世,对于规模可以减低成本的认识,基本上人所共知了,但是在这个时代,还是一种朦胧的意识。

上下游产业集中,同样是减低成本的重要方式。

对于国朝的现在,赵曦大体也有个思路,这也是有段时间以来,赵曦偶尔想过的问题。

比如河东路,煤炭产业应该是重点······这一直到千年后都是这样。

比如延州,石漆的开采是重点产业;西北应该侧重于放牧、棉花种植等原料产业;东南就应该是造船以及外贸;西南矿产等等。

从地域特性、已经形成的产业规模、物产、运送便利,甚至到丁口雇工等方面,在完善经济普查以后,朝廷就可以做出针对性的调整和引导。

这不仅仅是考虑雇工的问题了,同样也是为作坊主考虑。产业不是农桑,农桑是靠天吃饭,而产业的盈利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。

朝廷先行,做出为产业指导的先例来,自然就能引导着地方州府跟随,从而让大宋的产业进入一个良性的发展期。

事实上,国朝的产业,现在还谈不上发展瓶颈什么的,从某种意义上讲,国朝的各项产业还是处于需大于供的阶段。
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

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
新书推荐:混在洪武当咸鱼干宋堡宗别闹人在红楼,开局倭寇送经验大明:我为朱元璋续命七十年开局被始皇问斩怎么办?北宋大法官女帝:你竟然想当我相父谍影凌云大唐:安西最后一个信使
返回顶部